[考研] 2008年国外考研也疯狂
来源: 点击数: 录入时间:08-01-14 11:58:29

    2008年的考研报名时间已经公布,不少大四学生开始向考研发起冲刺。不过,近日调查的结果显示,考国内高校的研究生不再是大四学生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着手申请海外院校的研究生,而且人数较往年有大幅提高。 

    【读研为了什么】

    国内考研这几年也开始像高考那样牵动着千家万户,由于国内本科扩招,本科学历含金量降低,工作难找,更多学生和家庭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考研阶段。似乎考研已经变成了找一份好工作的唯一出路,而且竞争更加激烈。研究生现在也在逐年扩招,预计不久的将来,国内升博也会非常激烈。但是,为何考研?为何升博?是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增长能力?还是国内职场的需求有问题?(企业成天嚷嚷着找不到合适的人,但是应聘者进入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大部分的岗位其实只需要本科学历就够了)还是我们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有问题?(本科学生80%不能胜任工作要求)难道读研、升博就一定能增长能力吗?

    国外的学生,甚至近在香港的学生,都是把本科阶段学习当作就业的终极指标,因为能够学到进入社会需要的能力,最近澳大利亚众多名校到国内来进行讲座招生时告诉我们国外院校教师和学生比例10-15:1,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优秀的世界级名师、先进的学校教学设备、以及世界知名企业的关注,都吸引了更多中国学生赴澳大利亚留学。一些过去大家认为的中等生(所谓国内考研无门),经过1-2年的海外研究生学习后,超越了国内优秀的同窗。威久国际教育曾经做过统计,从澳大利亚留学归国学生的收入是5000-10000人民币薪金,同时具备澳大利亚身份,享受国外优厚的福利待遇。而国内研究生毕业学生的薪金只是2000人民币左右,差距在哪儿?差距就在身份和上学期间的不同锻炼机会和不同的教学观念。

    读研为了什么?开始是更多的大四学生思考的问题,每年都有大批已经考上国内研究生的人放弃继续深造,选择境外一所高校就读,甚至有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重新境外复读研究生课程,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白自己缺少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国外的教育资源】

    每年<泰晤士>报都会做世界200强学校排名,中国上千所高校榜上有名者数量很少,澳大利亚只有38所公立大学,而每年至少半数以上榜上有名,甚至出了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输在哪里?是中国人的智商低于他们?还是我们的师资太差?学生生源太差?都不是,其实我们输在教育资源薄弱上,为了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我们这些年忙着扩招,忙着缓解就业压力;而海外不同,就澳大利亚教育体制来说,政府每年大批拨款助教,周围500强企业也看好学校的教学能力鼎力相助。就拿澳大利亚的四星级大学‘麦考瑞大学’来说,周边的500强企业众多,不仅拨款奖学金让学生在暑期期间到其他国家做交流学习,还提供了大批实习就业机会,很多学生没有毕业就已经有500强企业工作的机会,甚至距离毕业还有半年时间,就已经拿到企业的录取Offer。

    澳大利亚的教育资源优势体现在合理的师资比例。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提高国家教育整体水平,用高福利政策吸纳了各国的名师加入,这些名师不仅使教学更上一层楼,还为学校带来大笔的国家教研经费和大量的企业赞助经费,研究成果屡屡国际获奖,更提升了学校的世界知名度,学校经费充足,设施先进,教师队伍稳定优秀,教学水平更高,其实这只是国外的教育资源丰富的一部分。

    【名校和就业关系】

    国内的教育经费紧张,上学需求又是惊人的数字,所以只有部分高校能够满足教学和经费的比例需求,所以大家都要上名校,企业对于名校毕业生另眼相看,名校和就业能够画上等号。

  但是在国外,国家重视每所大学的发展,在建校初期立项方面就很严谨,每年都有专门机构审核学校的各项预算、招生情况、教学水平。大学之间有学校联盟会议,像奥斯卡发奖仪式一样正规的表彰优秀教师、优秀大学,给每所大学排名次,调整终身老大的思想观念,每所学校都要拼命的向上,争取更好的国内排名,乃至世界排名。大学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每所大学都有强势专业,在澳大利亚企业招聘方面统计,企业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校的排名,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和上学期间的实习成绩。

    【名校和移民关系】

  信息开放,更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为了将来的更好发展,为数不多的移民国家成为学生的首选,澳大利亚以其南半球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舒适的生活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成为大四学生的最佳选择,部分学生办好移民转战其他国家,部分学生获得移民身份回国就业。总之移民带来的实惠非常之大。但是很多学生会问,名校学习是否有助于办理移民?其实这个观念是片面的。首先澳大利亚学校之间差距不大;其次,移民申请和所学专业、就业经验、语言条件等因素有关,和学校排名没有直接联系。

  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基础的大学就读,一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一定要有足够的经历参加各种实习机会。大部分学生参加实习打工并不是为了收入薪金,而是把它看作自己成长、增强能力的方式。当然能力强的学生名校、移民都能够兼得是最好的。

 

责任编辑:doris 文章作者:

 
  相关新闻
 
 
  在线答疑(请您尽量将问题表达详细明确,以确保我们能够为您提供正确的建议及答复)
 
  合作伙伴: 投资移民 | 商业移民 | 加拿大移民 | 网站推广 | SEO | Java | 租车 | 上海租车 | 上海汽车租赁 | 汽车租赁 | 上海租车 | 上海租车 | 汽车租赁 | 北京欢乐谷门票 | SEO | 租车
版权所有 北京威久留学专家 电话 :010-68946699 传真:010-62648687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和盛嘉业大厦12A层
E-mail:info@wiseway.com.cn
教外综资认字[2000] 174 号
京ICP备05051623号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系统